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7篇
丛书文集   188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1059篇
统计学   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苏轼对柳词的态度是复杂并且微妙的,有批评,甚至轻视;然更主要的,却是赞美和推崇,并提出了"柳七郎风味"来概括柳词的主要艺术风格,即雅俗共赏:以铺叙之功化俗为雅;用典、下字以雅融俗;以入神的白描,或以深情的剖白之真化俗为雅。  相似文献   
82.
郭正域流传到今天的《文选》评本共有三种,它们之间内容都有出入,应皆是依当时流行的评本、又有所选择加工而成。作为较早的文人评本,郭正域的《文选》评点与出现于其前的书商操作评本有着质的差别,在《文选》评点学史上有着重大的价值与意义。在评点中,郭正域表达了对七子派主张的不满,明确提倡六朝文学,强调文学作品的“表情”作用。批评谢灵运作品的独特角度,则有补七子派一味以格调衡文之偏的重要意义。他的评点也提示着当代人对评点著作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免造成文学批评史的遗珠之憾。  相似文献   
83.
南朝时期河东柳氏“东眷”之家族文化风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东柳氏家族是刘宋时期新起的雍州地方武力强宗,奠定其家族基业的第一位关键人物是柳元景。此后,其家族人物皆能依附新朝,追逐功名,与世浮沉,以保持其家族之荣显。柳氏人物重视孝义,宗族意识不断强化。随着社会政治地位的上升,其家族显支受到了高门士族社会文化习尚的影响,其门风迅速雅化。齐、梁之间,柳世隆及其子孙多擅长玄谈、文学、弹琴和棋艺等,皆具名士气质,家族亦为高门士族社会所接纳,成为新兴门第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84.
梅国宏 《兰州学刊》2008,(1):175-177,157
外向张扬和内敛舒放是谢朓关照自然山水的两种心理图式,分别形成了其山水诗的旷逸之美和萧散意趣。这两种美学风貌共同构成了谢朓山水诗清新自然的诗美特征。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从刘基政治生涯的特定历史背景及俞源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方面对刘基为俞源村设计、建造太极星象说的观点进行驳斥,把刘基从神坛位置上请到了武义的地面人间,揭开了刘基与武义神秘莫测的面纱。刘基及其在武义留下的“刘基文化”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当时、今天乃至将来,都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万薇薇 《兰州学刊》2008,(Z1):171-173
谢应芳词的龟藏意识表现在惜身贵生,其词经常表现对战乱中生命的深切重视与关爱和对功名的强烈否定,这种意识来自谢应芳长期的战乱经历;安贫固穷,其词经常讲述自己贫困的生活处境,不以贫穷为意,这种意识来源于谢应芳保持高洁人格,真醇本性的人生追求;藏六有乐,其词多表现欢乐的气氛和心境几方面。此种心态的形成与谢应芳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战乱经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7.
柳词:生命诗学的另类话语——文学史潜流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风抹月的真性情是柳永词的内在生命力。柳词选择俗文学话语为其表达方式,如“裸体语言”、线式叙事语言等,丰富、提高了文学叙事的表现力。柳永游离于传统的“情志”边缘,促成宋人诗词“志”与“情”的分工。  相似文献   
88.
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两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有两首赠诗给杜牧,但杜牧没有回应。董乃斌先生撰文,从对党争的态度不同、文学观的不同、个性不同和两首诗本身四个方面分析比较,论述李杜二人交谊。董文侧重于对"李赠而杜不答"这一现象展开分析,中肯而有见;而对两首诗本身进行细读,并补刘蕡一例,或可为董文补充。  相似文献   
89.
以徐州柳琴戏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存和发展进行剖析。柳琴戏是当地文化的一种选择,同时,柳琴戏也要适应本地区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则谢安指责《语林》描写不实,从而使之被废弃的故事,于此许多学者认为刘义庆会从中吸取教训。本文从《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两则关于《语林》的故事出发,认为刘义庆对《语林》是欣赏的,对它的被废弃是同情的。《世说新语》追求内容的真实性并不是因为吸取了《语林》被废的教训,而是魏晋时期对小说的创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